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护理机器人:何以再次“打动”患者

导诊机器人、健康宣教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随着机器人在护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患者对它们的感受从最初的新奇逐渐转为司空见惯。有观点认为,若想再次“打动”患者,高阶版护理机器人需在解放人力的同时,实现向服务临床的过渡。

2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其中就包括重症护理。


“特别满意”,缘于深度学习


“您好,这里是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服务中心。打扰您几分钟,做下出院随访。”一天午后,吴奶奶接到一个来电,听筒里传来普通话极其标准的女声。说话的不是护士,而是一位机器人。

智能语音机器人先从饮食、用药、专科指导等方面作出提示,而后紧扣“出院小结”发起提问。“诊疗中发现,您患有高血压,存在跌倒风险。体位转换时,是否注意进行过渡动作?”听到这里,吴奶奶下意识地凑近听筒……几轮问答下来,她在随访满意度调查中给出“特别满意”的评价。

这款机器人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联合信息中心搭建的智能语音随访系统。该院护理部主任骆金铠介绍,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会从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性化随访记录单,并预约随访时间。之后,住院服务中心的智能语音机器人按照随访记录单自动拨打电话,进行语音随访。基于该院对8000余条居家护理问题的整合、提炼、解答与录入的信息,智能语音机器人可自主交互答复,遇到疑难问题时转接人工咨询。

吴奶奶的一句“特别满意”,缘于这款智能语音机器人已不再仅限于替代护士完成一些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而是更注重发挥人工智能基于知识进行推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优势,更直接地服务患者。

骆金铠解释,电话随访过去依靠人工拨打完成,若出现多次无人接听的情况,随访率就难以保证。智能语音机器人如遇同样情况,将自动延后拨打,确保出院 7 日内随访率达100%。护士由此所节省的时间,可用于疾病护理、健康评估等专业性更强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智能语音机器人的一言一语,是对患者病历和数千条居家护理问答进行深度学习后的结果,提问更具针对性,随访质量更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者,智能语音机器人可模拟出不同声音。比如,对于年龄偏小的患儿,机器人在声音设置上更卡通化,让枯燥的随访变得有趣,来提高小朋友的专注度。”骆金铠说。

机器人,更像是合作伙伴


“患者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与工业领域节约人力、提高效率的目的不同,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其终极追求是弥补人工操作的局限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科护士长王欣然认为,这是医工结合的基本前提。

“以翻身这项基本护理操作为例,对有些重症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时,其血氧、血压等指标会出现波动,可如果使用翻身护理床,指标就相对平稳。”王欣然说。

记者发现,某大学医疗康复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研制的一款重症护理机器人,就相当于一张电动翻身护理床,可对卧床患者进行气动式翻身,通过气囊充气由小变大,使施力更均匀、更平稳,推动患者实现侧翻身。但据记者了解,类似的重症护理机器人,其普及程度尚未达到预期。

在王欣然看来,可能有这样的原因:“翻身只是第一步,而后还有肢体摆放的问题,患者从仰卧到侧卧,需要进行肢体位置的调整,从而改变背部压力和剪切力,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力性损伤;再有,重症患者常有潮湿、渗液等问题,翻身后需要选择软硬度适宜的护理垫……这些,机器人不能完成,而恰恰又影响患者的舒适程度甚至康复进度。所以,即使有重症护理机器人的参与,也少不了护士的全程监护。”

王欣然介绍,这几年,他们在重症监护病房也使用过一些用于患者翻身、移位的器械,但很快就不用了,因为这些器械并不能兼顾所有护理细节,也无法对患者感受作出及时反馈,这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机器人对于护士,是补充而非替代。

骆金铠更倾向于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体会机器人与护士的关系。“现阶段,机器人虽不能在翻身操作中实现专业评估,但不可否认,其确能解决大体重患者、麻醉状态下患者翻身难的问题,也能减少护士腰部损伤等职业病的发生,二者之间更像是合作伙伴的关系。”骆金铠表示。

探索方向,或在重症护理方面


“目前,真正应用于临床的重症护理机器人并不多见。重症护理面临的临床问题,正是机器人在该领域的探索方向。”王欣然将其概括为“救活”和“活好”。所谓“救活”,即实现病情早期识别,对并发症进行防护;所谓“活好”,即实现重症患者早期康复,开展延续性护理。

以“救活”为例,王欣然解释,重症患者的诊疗与护理需在短时间内做出精准判断,而病情变化数小时前常有细微的生命体征波动。比如脉搏、血压、呼吸频率、意识水平等,护士如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进而实现早期干预,对重症患者救治的帮助无疑是显著的。

近年来,重症监护系统逐步优化信息采集功能。北京宣武医院已实现对患者诊断信息、手术信息的自动提取,并绘制出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趋势图。以床边监护仪为例,其采集的数据通过“采集工作站”传输至重症监护系统,系统可以自动统计任意时间段内任意指标的最高值、最低值、均值等信息,进行比对,根据风险等级发出预警,作为医护人员的决策依据。

“在此基础上,越早识别风险,越能避免决策的主观盲目性,也能使不同层级的护士拥有同等护理能力,达到同一护理效果。”王欣然认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基于生命体征测量作出早期预警评分,提供辅助决策,或许是未来机器人在重症护理领域的应用方向之一。

“除生命体征测量外,也可对管路滑脱、压力性损伤、失禁性皮炎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作出提示,结合护理科研项目所总结的共性规律,在预防性或治疗性护理措施方面给出建议。”骆金铠表示,“重症护理能力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重症护理机器人的出现,相当于给低年资护士配备了一位带教老师,有助于推动护理服务向标准化、精细化发展。”

从减轻人力负担到弥补人工局限,护理机器人的进阶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也需要给予护理领域更多关注和支持,畅通护理领域专利成果转化通道。

“护士是诊疗和护理的执行者,他们具备床旁观察的绝佳条件,有机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如果细数医疗领域的实用新型专利,来自护理人员的发明数量远高于大多数人的预期,可真正与我们接触的医药相关产业孵化公司、专利转化公司又很少。”王欣然坦言,此次《“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点题“重症护理”,也是对护理人的鼓舞。


文:健康报记者 赵星月 通讯员 孙琳 苏天是

编辑:于梦非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